中國寧波網訊 記得2001年烏洽會時,有一個新疆企業(yè)給烏洽會組委會贈送了一塊牌匾,上面寫著“中亞金橋”四個大字。他的意思是說,烏洽會的舉辦為新疆與中亞各國之間的經貿交往架設了一座金橋,使新疆與中亞各國的企業(yè)之間建立了經貿關系,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客觀地講,“中亞金橋”這四個大字,代表了眾多外經貿企業(yè)的心聲,也是歷史給予烏洽會恰如其分的評價。
今年9月1日,我們將迎來第十五屆烏洽會,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第十五屆烏洽會即將來臨之際,回顧烏洽會舉辦14年來走過的歷程,不由得使我回想起1992年,我?guī)ьI企業(yè)參加第一屆烏洽會時的情景。
14年前,即1992年,我正被派往一個國有外貿公司擔任總經理、書記之職。由于國際市場變化和經營管理中的問題,該企業(yè)當時正面臨較大困難。是年春天,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fā)表,第一輪改革開放的春潮正在全國上下涌動,大家學習了小平同志的講話后,思想大為解放。為了開拓原蘇聯(lián)和東歐市場,在國務院的支持下,自治區(qū)決定舉辦烏洽會。
為了響應自治區(qū)的號召,參加第一屆烏洽會,也為了開拓市場,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我們派出了以公司副總經理帶隊的出訪團組到哈薩克斯坦考察,聘請了翻譯,積極尋找客戶。在外活動期間,我們結識和邀請了一些中亞國家的朋友。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國內聯(lián)系了區(qū)內外的一些企業(yè),組織了一批中亞地區(qū)可能需要的商品、貨單及價格清單,如羽絨服、瓷器、家電、電瓶等。我們還從當年畢業(yè)的大學生中吸收了兩名俄語專業(yè)的學生。第一屆烏洽會召開時,我公司認購了三個標準展位,在公司內部進行了明確分工,組織了接待、談判、展位、保障等小組,共接待了來自中亞各國六個代表團的二十多位客人。這樣,在第一屆烏洽會上,我公司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客商共簽訂了8份合同與協(xié)議。當時都是易貨貿易合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份羽絨服換嘎斯-53自卸車的合同,是與一位叫依沙耶夫的吉爾吉斯客商簽訂的。我們與他本不認識,但他來到我們公司的展位前坐了很久,經過仔細觀察和詢問后,決定要我們公司展出的江蘇東星的羽絨服,他提供24輛嘎斯-53自卸車。其它還有電瓶換鋼材、設備換鋼材或電解銅等。
在烏洽會上,我們接待客人十分周到,請他們在烏魯木齊觀光、購物、吃飯、觀看節(jié)目等。使他們更多地了解我們的企業(yè)、城市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記得有一位客人在看到烏魯木齊繁華的景象和五彩的華燈以后,驚嘆地說:“真像是在童話里一樣!”當時我并不理解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嘆,直到我后來赴哈薩克斯坦等國落實合同時,看到他們的城市、街道、商店及人們的生活時,才深深理解了這位客人驚嘆的意義。
第一屆烏洽會時,博覽中心還沒有改擴建,新疆代表團都在人民會堂,而把主展館讓給了各省市來的代表團,我們公司的展位就在人民會堂宴會廳的下面。雖然我們當時不在主展館,但還是有許多領導人先后到我們的展位參觀,給予我們鼓勵并提出希望。司馬義·艾買提同志、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同志、宋漢良書記、金云輝副書記、李東輝副主席都先后來到過我們的展位。記得宋漢良書記到我們的展位時問我:“你們展出的商品都是哪里生產的呀?”我說:“我們遵照您‘東聯(lián)西出’的指示把東部沿海的商品拿來向西出口,同時從獨聯(lián)體進口國內需要的商品!彼螘浡犃艘院筮B聲說:“好。 。司馬義·艾買提同志來到我們展位上時對我說:“我要盡可能多的組織一些地方產品出口!苯鹪戚x副書記講:“越是企業(y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很好地參加、利用好烏洽會這個橋梁,抓住機遇,開拓新的市場!睍r隔14年了,這些領導同志的指示,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烏洽會召開前后,諸多區(qū)內外的生產企業(yè)找到我們,希望共同開拓中亞市場,他們甚至直接把錢打到我們公司的賬戶上,把樣品送到我們公司來,如果做不成,再把錢和商品還給他們。這一切,都充分表達了企業(yè)利用烏洽會這樣一個平臺開拓中亞市場的迫切心情。
烏洽會結束后,我立即派人前往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去與客戶聯(lián)系,督促合同的執(zhí)行,并在阿拉木圖設立了臨時辦事處。隨后,我又率領出訪團組到中亞國家回訪客戶,落實合同的執(zhí)行。到達阿拉木圖后,受到客戶的熱情接待,進一步加深了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直到現(xiàn)在都與一些客戶保持著聯(lián)系,例如現(xiàn)任哈薩克斯坦副總理卡里木·馬西莫夫的父親,現(xiàn)在我們仍保持著非常親密的朋友關系,通過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進一步工作,又一次地確認和完善合同,并留下公司的工作人員深入工作。我返回烏市后,在年底前與吉爾吉斯斯坦客商簽訂的羽絨服換嘎斯-53自卸車和電瓶換鋼材的兩個合同都順利地執(zhí)行完畢。就在這一年,我所在的公司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
時光流逝,第一屆烏洽會到今年已經十四年過去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新疆的經濟社會各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發(fā)展變化。中亞國家特別是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新疆的不少企業(yè)與中亞各國的企業(yè)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并在合作中不斷地發(fā)展壯大。我的工作在這期間也經過幾次調動,由帶領企業(yè)參加烏洽會到了具體組織烏洽會的崗位上。
今年6月我再次率團出訪中亞,當我時隔十四年再次來到中亞國家時,與1992年時已大為不同了。那時市場冷落、貨架空空,現(xiàn)在市場繁榮,貨架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其中大多是中國商品。我想,這其中不還是有烏洽會為開拓中亞市場做出的貢獻嗎?在哈薩克斯坦新都阿斯塔納,我們參觀了正在修建的橫跨伊西姆河連接新舊市區(qū)的大橋,一個吉爾吉斯承包商在得知我們出訪的目的后,鄭重而不失風趣地對我說:‘我們是同行,都是建橋的,只是你們建的是另一種意義的橋,是連接中國和中亞各國人民友誼和經貿交往的橋梁。”
十四年過去了,烏洽會在自治區(qū)黨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眾多企業(yè)的參與和支持下,一屆比一屆辦得好,正不斷地為中亞各國企業(yè)和經濟的發(fā)展,為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之間的區(qū)域合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并將繼續(xù)做出貢獻。在第十五屆烏洽會來臨之際,回想這些經歷,使我深刻理解了企業(yè)對烏洽會的中肯評價———“中亞金橋”。
外經貿廳黨組書記、烏洽會領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張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