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一臺災”50周年。昨天下午,象山縣舉行紀念“八一臺災”座談會,以此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祭悼罹難,大力弘揚抗臺救災精神,總結該縣50年來的水利建設成就,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防臺的理念。
1956年8月1日午夜,5612號強臺風登陸象山,近中心最大平均風速達70米/秒,瞬間風速達90米/秒。該臺風一舉摧毀了象山門前涂海塘,使該縣的南莊平原頃刻間變成了一片汪洋。這次百年來影響我國威力最大的超強臺風,給象山造成了巨大損失:死亡3402人,毀損房屋77000多間,浸沒早稻10萬多畝,其他損失不計其數(shù)。
在這場巨大的災難面前,象山廣大黨員干部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在抗臺第一線與狂風巨浪展開了殊死搏斗,付出了巨大犧牲。韓桂秋、彭玉文、陳銘武、林桂英等50名烈士在抗災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臺災過后,象山人民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迅速開展災后自救,他們埋死者、排積水、修海塘、建房屋、復耕地,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家園,安定了社會。
座談會上,“八一臺災”期間的老干部、臺災親歷者、烈士家屬代表等分別作了發(fā)言。大家的發(fā)言,讓人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敢于拼搏、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再一次感受到了象山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的可貴品質。
據悉,象山縣將在7月底至8月初舉行“八一臺災”5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并將在8月1日舉行紀念碑揭碑儀式和紀念大會。
相關新聞
半島筑就“沿海長城”
目前有標準海塘54條148.4公里
經過50年的努力,象山半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具有防洪、御潮、排澇、供水、灌溉、水生態(tài)保持等多功能的現(xiàn)代水利基礎設施體系。目前全縣有標準海塘54條148.4公里,其中50年一遇標準海塘6條36.9公里,20年一遇標準海塘18條59.3公里。這是象山縣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紀念“八一臺災”50周年座談會上公布的數(shù)據。
“八一臺災”過后,象山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按照“擋住潮水,蓄住雨水,排除積水,防止污水”的治水原則,大興水利建設。其中,該縣現(xiàn)有的190公里一線擋潮海塘保護著60%的人口和93.5%的土地,處于生命安全線和經濟保障線的重要位置。這些一線擋潮海塘原來全部是土堤,50年來,象山對其進行了有計劃、大規(guī)模的標準海塘建設,并在前幾年的各次臺風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如今,標準海塘已經成為保護象山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屏障。1998年9月,該縣為此榮獲了浙江省第四屆水利建設“大禹杯”金獎。
在強調防臺工程手段的同時,象山還加強了非工程措施的研究與應用,建成了水情信息自動采集系統(tǒng)、衛(wèi)星云圖接收系統(tǒng)、遠程會議系統(tǒng)、防汛決策支持系統(tǒng)以及海塘實時圖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5個支系統(tǒng)組成的防汛防旱調度決策系統(tǒng)。如今,該縣基本實現(xiàn)了水、雨情信息采集自動化,防汛防旱指揮調度決策基本實現(xiàn)了一體化、現(xiàn)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