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路)“我的祖爺爺是范欽,在他心中,自己是個讀書人,愛書人……”看著對面的孩子娓娓道來,似乎在聽一戶普通人家的故事?蓜e會錯意,這并不是“故事會”,而是第三屆“南國書城”講解大賽的現(xiàn)場,臺上,名叫樊驛寧的小朋友正在講解《中國藏書史上的奇跡》。昨天,別開生面的講解比賽讓寧波市民領略到“原來寧波的歷史也可以這樣講,這樣聽”。
讓阿拉一道來講寧波歷史
本次講解大賽共有中學組、高校組、老年組以及專業(yè)講解員“多路人馬”參與,此前已經(jīng)進行了三場預賽,50多位參賽選手還聽了由國家文物局社教委員會秘書長王繼紅、上海龍華革命歷史紀念館副館長賈雪紅、廣東虎門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宣教部主任邢繼賢舉行的講座。
本次比賽特別突出“創(chuàng)新”,如老年組可采用相聲、小品、情景詩話、音樂快板等多種表演形式,并可采用“寧波閑話”參加比賽。今年除了我市專業(yè)博物館的職業(yè)講解員外,還有寧波大學、諾丁漢大學、寧波效實中學、寧波四中以及退休老干部活動中心等近20家大中專學校和單位的業(yè)余講解員參與,共有12位業(yè)余選手進入了決賽。記者了解到,雖然不少參賽選手是第一次接觸“講解”,但都對“說說寧波歷史”充滿了興趣,大賽前,不少選手多次跑到天一閣,向專職講解員“偷藝”。
歷史用不一樣的方式講
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為自己正在看一出情景劇,而不是聽一臺講解。這是昨天記者在講解大賽現(xiàn)場最大的感受。本次大賽中,無論是業(yè)余志愿者講解員還是專職講解員紛紛以“大不一般”的方式來“表演講解”,讓臺下的市民眼前一亮。
天一閣博物館的志愿者講解員陳藝軒、樊驛寧都是在校學生,別看他們年齡小,在臺上講解起來卻毫不怯場,他們講解天一閣歷史的方式別出心裁,陳藝軒講“正史”,而樊驛寧卻“化身”為范欽的后人,用“說爺爺?shù)氖隆钡恼Z氣把活生生的范欽展示給大家;來自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黃世君講解的《滄海桑田———河姆渡》更像一臺戲劇,伴隨著她的講解,全場氣氛被推到了高潮。
甬城需要更多人來“講解”
經(jīng)過4個多小時激烈比賽,來自寧波工程學院的俞園園和效實中學的劉歡獲得了一等獎,天一閣博物館的于美娜等獲得“十佳講解員”稱號,有關人士表示,他們將從參賽優(yōu)勝者中選出部分人員擔任博物館的志愿者講解員。
記者采訪了解到,其實許多業(yè)余參賽者還是第一次接觸“講解”,有的選手此前還把“講解”當作“演講”,如俞園園學的是電信,雖然以前也參加過演講和詩朗誦,對“講解”卻非常陌生,還是去了趟天一閣才理解。記者采訪多位業(yè)余選手得知:是寧波悠久的歷史吸引了他們參賽。
此次大賽的評委會主席、國家文物局社教委員會秘書長王繼紅在賽后表示:寧波的這場比賽除了讓她看到寧波講解員勇于創(chuàng)新外,更感動的是普通市民的積極參與。對每一位普通市民而言,寧波就是他的家,讓更多的人來講家的故事,就能讓世界更了解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