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進課堂,獲取素材
“言為心聲,情動辭發(fā)”是習作的應(yīng)然之態(tài)。在教學中,教師營造情境,找準動情點,撥動學生的心弦,激活了他們的傾吐欲望。如二年級的時候?qū)W過一篇課文《母親的恩情》,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因此,我便讓他們搜集母愛的文章閱讀談感受,當學生的感情一度被“母愛”占據(jù)的時候,及時讓他們?yōu)樽约旱哪赣H洗洗腳,把洗腳的過程及當時的感受寫出來,全班交流。因為都是農(nóng)村孩子,家里的母親基本都下地干活,不下地的也整日奔波勞累,腳自然會變得粗糙、裂口、蛻皮,這些學生平時是觀察不到的,洗腳之后,學生的感受可就深了,有的學生由母親的腳聯(lián)想到母親的辛苦,讀著文章竟然淚流滿面。體驗感受的力量是巨大的,觸及了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沖開學生感情的閘門,奔瀉的寫作之源,便會源源不盡。當母親看完孩子的文章,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孩子再讀的時候,學生的感情又一次得到升華,母子交心的激動場面更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讓學生盡情享受其中,同時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并及時引導(dǎo),讓學生在激情滿懷中快樂作文。
四、組織活動,獲取素材
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些人和事,關(guān)鍵在于教師要引導(dǎo)他們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給學生一些觀察的方法等。比如,在指導(dǎo)學生寫“我喜愛的一種動物”時,我請一位同學從家里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同學們對它很感興趣。上課時,我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小白兔的外形特點,要求先整體后局部的觀察;然后,讓學生到前面,零距離接觸后再仔細觀察,并用手摸一摸,給小白兔喂喂吃的,逗它玩一玩,同時觀察其樣子、動作的變化;再讓學生分組交流觀察所得;最后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就寫出了一篇篇優(yōu)秀的習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突發(fā)的事情,有些畫面如不及時捕捉,就會稍縱即逝。因此,我們要抓住這些機會進行習作訓(xùn)練。如:下雷陣雨、第一次下雪時,同學們是最好奇的,他們會不顧有無老師,問題情不自禁地向窗外張望,甚至發(fā)出怪叫。這難道不是習作指導(dǎo)的好時機嗎?每當遇到這類似情況,我會連忙停止了講課,干脆讓同學們站在教室里或到走廊上去仔細觀察雷雨或下雪時的情景,然后即時地說一說,并寫下來,學生會非常感興趣,并能寫出好的習作。
總之,提高寫作水平的方式還有很多,只要教師把心思投入到教學當中,做兒童言語世界的“引渡者”。就會發(fā)掘更多有效的習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