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低收入農戶增收19%,戶數(shù)減少38%
搬遷山區(qū)、海島移民1.6萬戶、4.7萬人
李象煥老人從7公里外的高山頂上搬下來,住進陸埠鎮(zhèn)干溪新村后每天總是笑哈哈的。他家原來的四間平房拆除后,分到了兩套新房,自己和老伴住100平方米的房子,兒子一家住160平方米,總共僅支出20萬元。
干溪新村是余姚市下山移民的一個集中安置小區(qū)。到目前,余姚市累計建成“陽光公寓”、“西南公寓”2個集中安置小區(qū),可安置2076戶,已入住1821戶,其中90%的勞動力在當?shù)鼐蜆I(yè)。此外,還有在建或建成的9個安置點,至今已整村遷移自然村113個,退宅還耕1000多畝。
下山移民,是幫助低收入農戶異地脫貧增收的有效措施。我市從2004年起每年安排1200萬元實施山區(qū)海島移民計劃,2007年起將這項工作列入市政府的實事工程。2010年起結合農房“兩改”,南三縣每年每縣從市級財政轉移支付中切出3000萬元用于山區(qū)、庫區(qū)和海島移民。截至“十一五”末,全市先后實施了7批移民計劃,共搬遷山區(qū)、海島移民16518戶、47651人,拆遷自然村425個,退宅還耕5500多畝,搬遷人口達到兩個中等鄉(xiāng)鎮(zhèn)規(guī)模。
目前,除了低保戶、五保戶,我市家庭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還有2.5萬多戶。低收入農戶是當前農村最需要幫扶的困難群體。“十一五”期間,我市扶貧工作的重點全面轉入對低收入農戶的幫扶。2007年,在16個相對欠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和3個片實施低收入農戶幫扶計劃。2008年,在全市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將2007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500元的6.6萬多戶全部納入各級政府的幫扶范圍。幾年來,按照“全面調查、建檔立卡,分類指導、一戶一策,專項扶持、保障生活”的原則,對33069戶低收入農戶采取了“四助措施”,即生產發(fā)展扶助、危房改造補助、子女入學援助、大病醫(yī)療救助。
通過幫扶,我市基本消除了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其中5000多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了4000元,提前一年實現(xiàn)了省委、省政府關于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的階段性目標。截至2009年底,有33613戶落實了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養(yǎng)。到目前,全市低收入農戶增收19%,戶數(shù)減少了38%。
通過實施“整村推進與梯度轉移”、“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的搬遷辦法和安置方式,落實住房保障、土地調劑、培訓就業(yè)、就醫(yī)就學、資金補助和安置小區(qū)配套建設等傾斜政策,移民徹底告別了致貧環(huán)境,踏上了異地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