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語文《考試說明》的特點
1.變化
(1)考試能力要求有發(fā)展。過去一般提五個能力層級,即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等五種能力,現在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主要表現在文學作品的閱讀考查。
(2)試卷總分值增加。由原來的150分,增加為160分,其中寫作部分分值增加10分,現為70分。
(3)試卷結構有了重大變化,增加了選考題。由以往的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簡答題)兩卷改為現在的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另有加試內容。
(4)把全國新課標大綱中的有關內容作了調整:大閱讀成了必考,論述文成為選考。
2.內容解讀
試卷內容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另有加試題。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由必修課程中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
(1)必考部分的主要內容是: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
現代文閱讀的命題材料以散文、小說為主,命題角度為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探究。它可以看作從原來的“大閱讀”版塊演變而來,其主要變化是由過去的只考散文,變成還考小說和其它;另外強調了探究題,且有可能占分比較大,這個方面要加強,解答時要透過字面作深入思考,而不是現象的羅列。
古代詩文閱讀分為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名句名篇默寫等內容。文言文閱讀材料多以人物傳記為主,考查文言實詞、虛詞或信息篩選、分析與概括等,實詞以常用、多義為主;虛詞增加了3個,限制在以下15個范圍內:而、何、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于、與、則、之;句子翻譯題采分點主要為實詞直譯、文意暢達,兼顧語氣和特殊句式。詩歌鑒賞從理解、分析綜合來考查,以唐宋詩詞為主。名句名篇默寫涉及的篇目包括推薦背誦篇目25篇,建議誦讀篇目14篇。增加了20多篇初中古詩文和“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逍遙游》,還包括了蘇教版中沒有編入的《氓》。
語言文字運用主要以語言知識題及語言運用題入手,變化有:語言運用題合并為一個板塊;不再考壓縮語段題。此部分要重視科技類語言運用題的專項訓練及新增考點“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的訓練。
寫作方面的一個重大不同是涉及的文體增多,過去要求能寫一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現在要求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作文要以新材料作文、命題作文為主加大訓練,內容要關注社會、人生及表述真情實感。
(2)選考部分的主要內容是: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
論述類文本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從理解、分析綜合兩方面考查。
實用類文本包括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其中應以新聞、傳記為主進行復習。
(3)加試部分從內容到形式,都是以全新面貌出現。它由三個方面構成:文言文閱讀、名著名篇閱讀、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鑒賞。
文言文閱讀,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斷句,并回答有關問題。材料有可能選記敘類、評析類等,內容涉及哲學、歷史、地理、管理等學科。
名著名篇閱讀,要求了解有關名著名篇的主要內容、藝術特色等。名著篇目在《附錄》上也有了規(guī)定,主要有十部作品,如《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家》(巴金)、《邊城》、《歐也妮葛朗臺》、《老人與海》、《女神》(郭沫若)、《雷雨》(曹禺)、《哈姆雷特》等。
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鑒賞,要求對提供的文本材料要點作歸納,對所論問題作分析,并就藝術性作鑒賞。歸納時要注意概括和分析的全面性。
加試部分由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3.備考建議
(1)仔細研讀《考試說明》,逐條對照,特別是要研究《考試說明》細化的要求,以便吃透其精神實質;
(2)要加強現代文閱讀訓練,特別要加強閱讀中探究能力的訓練;另外實用文體的閱讀也要加強。
(3)要加強寫作的過關訓練。能寫出切合題意,中心明確,層次清楚,語言流暢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4)要盡早背誦《考試說明》規(guī)定背誦的名篇,重視課內名篇名句的默寫。
(5)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對加試部分考查內容也應作適當的準備和強化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