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國人有好武情節(jié),縱觀各國歷史及文化,只有中國有武俠小說,有江湖,有武林,有武術。以前在江湖中行俠仗義、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被稱為大俠,現(xiàn)在縱橫網絡的高手亦被稱之為“大蝦”,以前武林大會挑選盟主主持正義,現(xiàn)在亦有論壇“斑竹”維護秩序,可見以前的江湖早已轉移到網絡中來了。
可是,有江湖就有恩怨,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發(fā)布信息,評說觀點。由于網絡的匿名性,造成了人們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的缺失,每個人都自欺欺人地認為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自以為可以在“法不責眾”的庇護傘下永遠高枕無憂。這就造成了在網絡上流言、炒作滿天飛,各類虛假新聞風起云涌,各色評論推波助瀾,一時間我們不敢相信網絡。
網絡道德缺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絕對不僅僅是各類虛假消息和評論。當下,在網絡上不負責任的謾罵、詆毀、攻擊隨處可見。這種私人感情的隨意宣泄,不僅僅打亂了正常的網絡秩序,也使得“人肉搜索”等網絡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勢。
2006年,一組變態(tài)殘忍虐貓的圖片被各網站廣泛轉載,虐貓者是一名時髦女郎,并且毫不在乎地面對鏡頭。圖片引起網民的極大憤怒,形成了一個由網絡主導的“破案”過程——2月26日“貓撲網”首貼“虐貓”照片;2月28日網上掀起緝兇狂潮,經過網友收集信息、搜索、排查,3月3日,三個“疑犯”身份被陸續(xù)曝光——虐貓女主角王某、拍攝者李某和傳播者郭某,在網絡的強大力量下,三人或是丟了工作,或是公開致歉。這確實是網絡俠義的一次勝利,但是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能夠行使法官職權給他們定罪嗎?難道我們是網絡警察嗎?難道一切不平事件都要用這種以暴制暴的形式加以解決嗎?我們生活在法治社會,一個人是否有錯,必須要有證據,必須通過合法程序給他加以定罪。而且無論他有何種行為,一些起碼的權利如名譽權等必須得到尊重。欣賞虐殺動物是一種暴力的、畸形的審美觀,而用各種粗暴的語言去咒罵這種行為的是否同樣也是暴力呢?
從之前的虐貓事件到今年的華南虎事件和“艷照門”事件,我們見識到了網絡的力量,先不說上述當事人的對與錯,就說網友們鋪天蓋地的謾罵和可怕的“人肉搜索”,足以使得當事人無法承受。
誠然,網絡是一種強大的草根力量,他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監(jiān)督。它的公開性和雙向溝通性使得任何瑕疵都以百倍放大。
政府的公共行為要接受網絡監(jiān)督,這使得政府政務更加公開、更加透明,這無疑是件好事。各種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件也在網絡上接受監(jiān)督,這促使事件更快更好地解決。正因為有了網絡,使得一些人、一些行為不得不有所收斂。但是我們也懼怕網絡的力量,網友們在謾罵,進行人身攻擊的時候,應該想一下,事件的真實情況是這樣嗎?不能輕信片面之詞。在發(fā)表言論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想一下,怎么說,才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光圖一時之快,給別人造成傷害。
我們不干涉言論自由,但我們也沒有謾罵、羞辱別人的權力。
網絡是我們大家的網絡,我們每天從網上獲取信息,通過網絡進行購物,利用網絡搜索資料,網絡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網絡,這才更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抵制“網絡暴力”,還網絡一片凈土,更好的利用網絡,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相信我們都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也懂得道德的含義,是能夠很好的將網絡利用好的,而不是盲目的謾罵。(金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