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夢,是回故鄉(xiāng),沿著那條閉上眼睛仍能行走的鄉(xiāng)路,一身風塵,拋開了憂傷,也沒有了惆悵。我相信,鄉(xiāng)路是每個人心目中最美的曲線,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閉上眼睛就會清晰浮現(xiàn)。我直想夸說的是我的鄉(xiāng)路,一條30年前我曾多次用腳丈量的鄉(xiāng)路。
1979年9月,我們九位高考落榜的同學,從故鄉(xiāng)裘村赴奉化城關中學(錦屏中學前身)讀高復班。每當星期六午后,我們就結伴回家。奉化到裘村單程車票要一元,“貴”得幾乎是我們這幫窮學生二三天的伙食費,為省車鈿,我們總是抄近路乘自備的“11號車”,徒步回家。
奉化南出尚田至下陳,再從下陳東行至裘村,就如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直角邊之和是80多里,太遠,我們走斜邊,不到60里的近路:東出舒家、西塢,自白杜村東擦過。行不久,我們拐入了金峨村。
金峨至冒頭這條古道是我們歸鄉(xiāng)之路的中段,那是心情最舒暢的路段,因為這條斜邊的前段奉化至白杜,還有末段冒頭至裘村,都是砂石公路,汽車一過塵土飛揚,灰沙嗆人,人像“白毛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快到后瑯地界,故鄉(xiāng)裘村在望了!
金峨至冒頭的這條古道,蜿蜒在海拔633米之高的“奉東第一山”金峨山南麓,那片土丘岡嶺上。這是一片舊稱“峨陽”的古老土地。古道多半為鵝卵石鑲嵌而成,但由于年久失修,狀如啃了幾口晾在一旁的老玉米。也有松軟的土路,晴天走起來,腳下倒增幾分舒坦,可一到雨天卻泥濘不堪,越走腳底跟著的泥巴就越笨重。偶爾還有石骨鐵硬的石板路。過金峨彭家池,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名——分水崗。我們都是考文科的,地理都拿得起,每經分水崗,愛分析它的地名來由——崗西北之溪水理應入白杜河,被奉化江所納;崗東南之溪水,那條瑯溪最終為象山港所吞。多年后,我在《奉化縣地名志》上,證實了我們少年猜想。越分水崗,便是后瑯公社的朱家店了。記得,那時村口破舊的“上瑯溪廟”開有一爿雜貨店。實在走餓了,我們就摸出幾分錢,在店里開掉一瓶汽水、要上一只糖霜餅,算是給自己“11號車”加了油。年紀都是十七八,腿有勁了,我們免不了又開始彈跳式趕路。越朱家店,右邊是岙口,左邊是樓隘,都是舊時奉化“樓隘楊梅”出產生。楊梅落棚時節(jié),我們路經于此,只要忖一忖往日樓隘烏紫楊梅的味道,趕路的腳步仿佛輕快了不少。出“口”過“隘”是冒頭。穿越冒頭,走上一段下湖公路,已是夕陽銜山。歷經四五小時的跋涉,我們已望見比肩聳立的奉東第二高峰白巖山和第三高峰銀山崗的山頭了。它們的南麓,就是我們的故鄉(xiāng)裘村。
一幫十七八歲的求學小青年,為了回家獲取下星期的給養(yǎng),為了省下來回二元的車費,徒步行走60里,一步一個腳印,用腳丈量歸鄉(xiāng)之路,這等事,講給我兒輩們去聽,他們覺得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然而它確乎為我們青春的一個真實片斷!
2003年起,奉化新農村“康莊工程”正式啟動,通村公路向深山僻地延伸,到2006年10月,通村公路聯(lián)網城環(huán)、路路相通了。金峨至冒頭的這條古道,而今已改建成漂亮平坦的雙車道水泥公路。論公路級別,它僅是奉化境內的一條鄉(xiāng)道,而論公路綠化,卻分明是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觀公路”、“花園鄉(xiāng)道”!
折入金峨村,公路兩側是四時八節(jié)郁郁蔥蔥的一個個花木場。你憑記憶想到的花木樹種,車窗外幾乎都能找得到。金峨村是遠近聞名的花木村,寧波市花茶花的最大種植基地,路旁的茶花之多之盛就不待我說了,但還是應該提一提那里紅楓。每當深秋初冬,上萬株飛霞流丹的紅楓,紅得耀眼,紅得迷人。車過紅楓叢中,你若不放慢車速欣賞美色,那簡直是對大自然饋贈的一種浪費。過金峨村所屬的水分崗自然村,沿公路帶狀分布花木場,漸漸稀疏起來,但公路兩旁瀨金流玉的瑯溪,歸隱時現(xiàn),綿延不斷的桃林、楊梅林,天然而隨意。我敢說,這一路段,三月盛開的桃花、初夏滿樹的楊梅,總會適時在車窗外向你頻頻招手。這當兒,你沉醉,你的愛車也沉醉!
我對這條鄉(xiāng)路的好感,還出于它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不錯的,這是一條通向城市之路,公路設計者當然沒有放棄對城市化的追求,然而,亮點在于設計者斷然放棄了城市化建設中“河流渠化,道路直化”的反生態(tài)愚蠢舉措,而是大膽實踐了生態(tài)主義、極簡主義的理念。公路的走向,不是粗暴地裁彎取直,而是承襲了這一帶鄉(xiāng)村千百年來的空間格局和地域印記,讓新修的公路大體上在古道上自由蜿蜒。公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非是化大錢移植外來觀賞植物裝門面,而是強調借景原有的花木場、桃林、楊梅林,更甚村頭佇立的原生古樹、山野上奔流的千年小溪。假如對奉化新農村聯(lián)網公路——我心目中的“新鄉(xiāng)村公路”進行評優(yōu),我會毫不猶豫地為這條公路最先投一票。
金峨至冒頭這條道路,從破敗坎坷的古道,改造成一條讓人詩意出行的現(xiàn)代鄉(xiāng)村公路,僅僅是30年奉化交通變遷的一個小小的縮影。未了,我還真該說說帶我們奉化人回家的共有鄉(xiāng)路,30年間,它們也發(fā)生了劇烈的嬗變。
30年前,我頭一遭到江口。家在江口的同學不無自豪地說:“外來的大多數(shù)車和人,是從江口進入奉化,阿拉江口是奉化的北大門!”因為西去的江(口)拔(茅)省道與南下的甬臨省道,在江口握了手,然后各奔前程。其實,那光景奉川大地上最主要的也就這兩條大動脈。
到了近些年,交通建設省們在奉化版圖上,用粗筆書寫了一個碩大的“八”字。那“一撇”是奉化西部地區(qū)的甬金高速公路,那“一捺”,則是奉化中東部地區(qū)的甬臺溫高速公路。一撇一捺之后,江拔省道、甬臨省道的車流明顯減少,喧鬧了幾十年的大路沉默了幾許。如此一來,“奉化北大門”江口的區(qū)位優(yōu)勢,大為遜色;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奉化人,選擇從溫臺溫高速西塢出口,回歸家鄉(xiāng)。從而使西塢一躍成為“奉化東大門”,且呈“一市正門”之勢。過不了多久,地處西塢的奉化火車站交付使用,甬臺溫鐵路將開來隆隆作響的鋼鐵巨龍,到那時,西塢的“奉化大正”、“奉化東大門”地位,更是無可厚非了。同樣的,由于甬金高速公路的開通,千百年來剡界嶺為奉化西部門戶的地位,也開始動搖,它漸漸讓位給甬金高速公路上的溪口、班溪兩個出入口。
而今,你若問從兩大高速萬里歸來的奉化人,鄉(xiāng)關何處?鄉(xiāng)心切切的奉化人,往往直指西塢、溪口、班溪!(裘國松)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車窗 大門 布花 茶花 出口
|